2025/2/24 15:42:29

提高生物利用率|叶黄素-HPMCP 纳米颗粒的制备流程仪器推荐

来源:上海净信

叶黄素具有抗氧化、抗炎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 多种生理功能。但极易受到光、热和氧的影响,导致其在储存过程中生物活性容易被破坏;又因叶黄素不溶于水,在胃肠道的吸收效率很低,并因此限制了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。

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

二甲酸酯(HPMCP)可作为叶黄素的递送载体,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备叶黄素-HPMCP 纳米颗粒。其光、热稳定性远高于游离叶黄素,还可显著提高机体对叶黄素的吸收效率、延长叶黄素的血浆半衰期、增强叶黄素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。

叶黄素-HPMCP 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

1、油相的制备

将叶黄素溶于适量丙酮溶液中,用超声波破碎仪①,超声至叶黄素溶解,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沉淀,上清为叶黄素丙酮溶液;加入适量 HPMCP 于上清中,涡旋 15 min,在冰浴条件下超声 3 min(大约25%功率)制得油相。

2、水相的制备

称取适量 PVA 于超纯水中,浸泡过夜,置于磁力搅拌器③,60℃、1000 r/min,加热30 min,100℃加热 1.5 h,至 PVA 全溶,制得 PVA 水溶液为水相。

3、O/W乳液的制备

将制备好的 PVA 水溶液在冰盒中预冷 5 min,冰浴条件下,按油相与水相相应的比例放入高压均质机②中,进行均质最终获得的均质乳液进行磁力搅拌

4、叶黄素-HPMCP 纳米颗粒的制备

将终乳液经 4℃、25 000 r/min 超高速离心 30 min,用超纯水洗涤沉淀 3 遍,离心后分别收集上清和沉淀。合并 4 次的上清用于测定叶黄素-HPMCP 纳米颗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;沉淀用真空离心浓缩仪④进行浓缩,即可得到叶黄素-HPMCP 纳米颗粒粉末样品。

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仪器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,其产品在生物样本处理和实验室设备领域出类拔萃。其高效的研磨技术可以为叶黄素-HPMCP纳米颗粒的制备提供有力支持,尤其是在样品前处理阶段,确保实验的高效性和重复性。

此外,净信的仪器还具备低温操作、无交叉污染、操作简便等特点,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实验条件。在叶黄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中,净信的设备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。